档案整理的详细清单及步骤如下:
收集文件
将需要归档的所有文件收集齐全,确保没有遗漏。
筛选文件
剔除没有当前和后期参考、使用或执行价值的文件,进行销毁。
确定整理单位
每份文件(自然件)为一件,包括正本与稿本、正文与附件、来文与复文、转发文与被转发文等。
划分保管期限
根据文件的使用频率和重要程度,确定每份文件的保管期限。
装订加固
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复文在前,来文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使用不锈钢钉逐件装订或组卷装订,避免文件损坏。
编填页号
用铅笔在文件右上角开始标号,遇到正反双面时,在反页左上角标出,确保不漏页、不重页。
简单分类
按年度、保管期限、组织机构(问题)等对文件进行分类。
排序
在分类最后一层文件按时间大流水顺序排序。
盖归档章
在文件首页右上方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内容,如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机构(问题)、室编件号、馆编件号等。
编号
由档案室将归档章的各个项目统一填写,室件编号按文件排列顺序大流水逐渐编号。
编制文件级目录
逐件填写目录表格的项目,便于后续检索和利用。
装盒
按顺序将文件依次装入档案盒内,盒满另装。打印本盒文件目录,放盒内文件前;填写备考表,放盒内文件后;填写档案盒封面,盒脊的项目;按档案盒顺序依次排架。
建立数字化档案 (可选):将整理好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数字化档案,便于远程访问和管理。
清理过时文件和重复文件
(可选):
定期清理过时文件和重复文件,确保档案库的整洁和有效利用。
保密措施和日常维护
加强保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完成日常维护,确保档案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档案整理工作有序进行,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和保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