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交易,也称为大宗买卖,是指 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具体来说,各个交易所在其交易制度中或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对大宗交易有明确的界定,且各不相同。大宗交易针对的是一笔数额较大的证券买卖,通常涉及的数量和金额远超过市场的平均交易规模。
大宗交易在交易所正常交易日限定时间进行,由买卖双方采用议价协商方式确定成交价,并经证券交易所确认后成交。成交量在收盘后计入该证券的成交总量。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不作为该证券当日的收盘价,且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在收盘后计入该证券的成交总量。
在我国,大宗交易的最低限额根据市场情况由证券交易所调整。例如,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规定有所不同:
A股:交易数量在50万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300万元(含)人民币以上;
B股:交易数量在50万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30万美元(含)以上;
基金:交易数量在300万份(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300万元(含)人民币以上;
债券:交易数量在2万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2000万元(含)人民币以上;
债券回购:交易数量在5万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5000万元(含)人民币以上。
大宗交易的交易时间为交易日的15:00-15:30。买卖双方达成一致后,并由证券交易所确认后方可成交。大宗交易的成交量、成交价及买卖双方于收盘后单独公布。
需要注意的是,大宗交易不纳入指数计算,因此对于当天的指数无影响。此外,如果大宗交易的买入或卖出营业部进入前5名,也会在龙虎榜中显示,因此盘后的大宗交易数据像是龙虎榜数据的补充和延伸,为我们提供了另一条观测资金动向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