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转变发展观念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转变过度追求物质利益的发展观,倡导适度节制的物质消费观,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倡导健康且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坚持绿色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将生态文明建设切实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部署中,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和科技等手段扎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如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
推动绿色转型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优化发展空间格局,推进自然、经济、社会空间三大功能区合理布局,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支撑。
个人与社会参与
个人应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从小事做起,如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参与植树活动、支持环保产品等。
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等创新思路和实践案例,鼓励农民保护森林和湿地,提升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
科技支撑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生态保护、资源管理提供精准支持,推动个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