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有着2300多年的历史。以下是其详细历史介绍:
早期历史
新石器时代:阆中已有先民生息,传说中华胥孕伏羲于此。
夏商周:阆中在夏代为梁州之域,商为巴方,周属巴子国。
战国至秦
战国中期:巴国因楚国所逼,于公元前330年左右迁都阆中。
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设立巴郡及阆中县,郡治阆中。
汉至南北朝
西汉:阆中县境域包括今阆中、苍溪、南部、仪陇、蓬安、西充、顺庆、高坪、嘉陵等县、市、区和巴中、剑阁、岳池部分地区。
东汉:阆中为巴西郡治,郡辖阆中、安汉、垫江、宕渠、宣汉、汉昌、南充国、西充国8县。
三国:蜀汉司隶校尉张飞出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七年之久。
东晋:阆中先后为北巴西郡治、南梁北巴州治、南梁州治。
西魏至隋:阆中为隆州治、盘龙郡治,隋避杨忠名讳改阆中为阆内,为隆州治,后改为巴西郡。
唐至五代
唐代:阆中仍为隆州治,唐开元元年(713年)改隆州为阆州,此后五代、北宋、南宋至元初,阆中均为阆州治。
元明清:阆中为保宁府治,明、清两朝至民国三年,阆中为川北道治。
近现代
1912年:设川北宣慰使署,后改为川北观察使署、嘉陵道署。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阆中,1950年成立阆中县人民政府。
1991年:国务院批准撤阆中县,设县级阆中市,1993年列为省直辖县级市,由南充市代管。
文化特色
天文文化:阆中是中国古代天文研究中心,著名天文学家落下闳创制了《太初历》和世界第一台浑天仪。
三国文化:阆中因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镇守七年之久,成为三国旅游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节文化:阆中被誉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建筑文化:阆中保存有“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城,拥有众多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济发展
2021年:阆中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5亿元,拥有各类学校144个,卫生医疗机构1027个。
阆中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被誉为“阆苑仙境”、“巴蜀要冲”,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四川省的重要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