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记录表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填写:
工程名称 :填写工程名称,例如“重庆市茶园新区普瑞花园”或“××县工商局315投诉中心大楼”。观测点及水准点布置:
注明观测点和水准点的布置情况,包括各点的相对标高和绝对标高。
观测日期:
记录每次观测的日期。
观测点编号:
对每个观测点进行编号,以便于区分和记录。
初次高程:
填写各观测点的初次高程,这是进行沉降分析的基础数据。
观测数据
前视点原点的数值是否有变化记录:
记录前视点原点的数值变化情况。
原点的高程与后视点各点的高度观测后各个记录:记录各观测点的高程和沉降量。
计算沉降量:计算每个观测点的沉降量,即本次标高与前次标高之差。
计算沉降差值:记录各点间高程不一致的相差值,即沉降差值。
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记录使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以备后续分析需要。
沉降量曲线图:
绘制沉降量曲线图,展示各观测点的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观测者:
记录每次观测的观测者姓名。
审核者:
记录审核沉降观测记录的人员姓名。
审批者:
记录审批沉降观测记录的人员姓名。
编制单位:
记录编制沉降观测记录的单位名称。
编制时间:
记录编制沉降观测记录的时间。
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数据必须经过严格核对无误,方可记录,不得任意更改。
初次高程应尽可能接近被测建筑物的实际高程,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观测记录表应采用建设部制定的统一表格。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建筑工程沉降观测记录表的填写准确、完整,为后续的沉降分析和工程决策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