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二次灌浆
二次灌浆是在设备安装施工完成后,对设备基础与设备之间的空隙以及地脚螺栓孔洞进行填充的施工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是:
增强设备稳定性:
通过填充空隙,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基础不均匀受力而产生位移。
提高承载能力:
二次灌浆可以增强设备基础的承载能力,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设备重量。
防止渗漏:
填充空隙和孔洞可以有效防止水分和其他液体渗透,保护设备基础不受腐蚀。
怎么计算工程量
二次灌浆的工程量计算主要依据设计图标注的实际体积。具体步骤如下:
确定灌浆范围:
根据设备基础图和设备安装图,确定需要灌浆的区域,包括设备与基础之间的空隙和地脚螺栓孔洞。
测量体积:
使用测量工具(如卷尺、激光测距仪等)测量灌浆区域的实际体积。如果设计图没有提供具体尺寸,应根据实际测量的数据进行计算,并需要甲方确认签证。
计算工程量:
将测量得到的体积乘以灌浆材料的密度(一般细石混凝土的密度约为2000 kg/m³,水泥砂浆的密度约为1800 kg/m³),得到二次灌浆的工程量,以立方米(m³)为单位。
套定额要注意什么
在套用定额子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定额子目:
根据二次灌浆的材料类型(如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和灌浆的具体要求,选择相应的定额子目。不同地区和定额体系可能有所不同,需根据当地定额进行选择。
考虑灌浆厚度:
有些定额子目可能会考虑灌浆的厚度,需根据设计要求或实际测量数据确定灌浆厚度,并选择相应的定额子目。
注意现场签证:
如果设计图没有提供具体尺寸,需要现场测量并办理签证手续,以确保结算时有据可依。
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在套用定额时,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灌浆过程中的损耗、施工难度等,以确保计价的准确性。
结论
二次灌浆是确保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施工环节,其工程量的计算和定额的套用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通过准确测量和合理选择定额子目,可以确保工程计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