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是一种 曲射火炮,主要用于高射界射击,其发射原理和结构如下:
发射原理
迫击炮的“迫击”指的是炮弹从炮口装填自然滑落,底火撞击炮管底部的固定击针推力火药爆炸“强迫”炮弹飞出炮筒。
炮弹在重力作用下沿炮管下滑至底部,炮管底部的撞针撞击雷管发火,点燃发射药,在发射药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作用下,炮弹飞出炮管。
迫击炮也有拉发功能,即将炮弹从炮口装填滑到底部,人撤离,拉动发火绳让击针弹出击发底火开火。
结构组成
迫击炮由炮身、炮架、底座和瞄准镜、托架和方向机组成。
炮身尾端由装有击针的炮尾密闭,有的击针是固定的,有的击针在弹簧作用下可以伸缩。
迫击炮弹在结构上包括引信、导爆杆、高爆药、发射药、雷管、闭气环、基本药管、附加药包、底火等零部件。
发射过程
射手将炮弹从炮口滑进炮管,依靠其自身质量使炮弹底火撞击炮管底部的撞针。
或者,炮弹依靠自身质量滑至炮身底部,待射手操作释放撞针后,撞击炮弹底部底火。
底火被击发后点燃炮弹尾部的基本药管,随后捆绑在弹体外面附加药包内的火药亦被点燃。
炮弹在发射药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作用下,飞出炮管并飞向目标。
特点
迫击炮以弹道弯曲、重量轻的优点,在山地作战等场合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步兵提供最及时的火力支援。
迫击炮的操作使用简单,易于分解和携带,是步兵制式火力支援武器。
综上所述,迫击炮通过利用炮弹的重力使其自然滑落并撞击底火,从而发射炮弹。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近距离和高射界的射击,尤其在山地和障碍物后方的目标打击中具有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