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朱自清写匆匆的时候经历了什么?

59

朱自清在写《匆匆》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五四运动落潮期

《匆匆》写于1922年3月,正值五四运动落潮期。当时的知识青年忙于救国,追求进步,但备受政治环境的压迫,感到苦闷与彷徨。

内心的苦闷与彷徨

朱自清在五四运动落潮后的现实情况中感到失望,他在彷徨中并不甘心于沉沦。他在给俞平伯的信中写道:“日来时时念旧,殊低徊不能自已。明知无聊,但难排遣。回想上的惋惜,正是不能自克的事。”。

对时间的感悟

朱自清在彷徨中,依托春景激发内心情感,借助想象释怀美好。他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它的意义与价值”。

转向与追求

朱自清在苦闷中形成了“理不清的现在,摸不着的将来”的感慨,既不愿随波逐流,又无力逆潮而上。他最终决定“转向”,丢掉玄言,专崇实际,奠定了他一生非常重要的人生哲学:刹那主义,即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

创作《匆匆》

1922年3月28日,朱自清在台州临海时创作了《匆匆》。当时的社会环境充满了变革与不安,青年知识分子们忙于救国,追求进步,但往往也面临着政治环境的压迫。

对未来的向往

尽管当时的社会是千孔百疮,朱自清经过思想的挣扎后仍坚持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他在《匆匆》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综上所述,朱自清在写《匆匆》时,经历了五四运动落潮期的苦闷与彷徨,对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最终转向积极生活态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