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木求鱼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指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方法错误,不可能达到目的。该成语通过生动的比喻,警示人们要遵循客观规律,采用正确的方法去实现目标。
具体典故背景
历史事件 源自战国时期齐宣王欲通过武力征服天下,孟子劝其放弃暴力手段,改用仁政。孟子以“缘木求鱼”比喻齐宣王的行为,指出其方法错误且可能引发灾难。
核心对话
孟子与齐宣王对话中,孟子质问齐宣王追求“称霸天下”的欲望,齐宣王坚持认为武力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孟子反问:“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这句话成为成语的核心出处。
成语含义与引申
字面与引申义: 原指爬树找鱼,引申为做事方法不当,必然徒劳。例如: > 用筷子吃饭如同缘木求鱼,效率低下且易伤手。 哲学启示
出处与影响
该成语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上》,后因《封神演义》等文学作品广泛传播,成为家喻户晓的典故。其核心思想至今仍被用于批评脱离实际的空想或错误策略。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