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经典主要包括 十三经和 四书。
十三经
《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尚书》:
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周礼》:
主要记载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
《仪礼》:
记载了周代的各种礼仪规范。
《礼记》:
主要记载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周易》:
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阐述了阴阳变化、自然哲学等内容。
《春秋》:
记载鲁国的历史,以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是儒家历史观的重要文献。
《左传》:
解释《春秋》的著作,补充《春秋》的记事。
《公羊传》:
解释《春秋》的著作,侧重于微言大义。
《谷梁传》:
解释《春秋》的著作,侧重于义理的阐述。
《孝经》:
讲述孝道的书籍。
《论语》: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阐述仁、礼等核心思想。
《孟子》:
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汇编,强调仁政和民本思想。
四书
《大学》:
原为《礼记》中的一篇,论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中庸》:
亦为《礼记》中的一篇,探讨中庸之道,强调内外兼修。
《论语》: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阐述仁、礼等核心思想。
《孟子》:
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汇编,强调仁政和民本思想。
总结
儒家经典是儒家学派的核心文献,涵盖了古代历史、哲学、文化、礼仪、道德等多个方面。这些经典不仅是儒家学说的基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可以深入了解儒家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