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先进性原则
思想和理念是实践与行动的指南。教师应全面掌握和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的精髓,明确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娴熟地在教学实践中有机运用信息技术,使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质,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规律,从根本上展示教学的先进性。
创新性原则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青春期,对事物的新、奇、特有着特别的关注和喜爱。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融合必须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坚持创新性原则。这包括信息技术手段的创新、应用方式的创新以及应用时机的创新,以创设教学的新鲜氛围,增强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实效。
生活化与实践化原则
高中政治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领域,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下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状态”。通过开展相应的实验研究和个案研究,让学生写出体验生活的学科小论文,促使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率,撰写经验文章,提升自身素养。
立德树人与素质提升原则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和国家与省市教育规划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师生发展为主题,以促进“教好、教会”和“学好、学会”为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师素质,开展优质教研,促进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价值原则与科学原则
选择的课题应有研究的价值,符合科学原则。这意味着研究课题应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能够反映学科前沿和学术动态,同时研究方法应科学严谨,能够客观、系统地分析问题并得出科学结论。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原则
课题致力教师自觉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通过设计教师培训课程,提供相关教学素材和案例分析,帮助教师提高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议题式教学原则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教学设计能否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好的议题能够凸显价值引领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应体现先进性、创新性、生活化与实践化、立德树人与素质提升、价值原则与科学原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议题式教学等方面,以全面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