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总则
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及《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目的:加强工会经费管理,规范使用范围和程序。
经费来源
会费:工会会员按月缴纳会费,标准由公司工会委员会制定。
企业拨付:企业按月拨付工会经费,标准不低于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2%。
其他收入:包括投资收益、捐赠收入等。
经费使用范围
工会活动:组织会员开展文化、教育、体育、宣传等活动。
服务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困难帮扶、心理健康等服务。
工会建设: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教育培训、办公设备购置等。
其他合法用途:经工会委员会研究决定的其他合法用途。
经费审批程序
年度预算:工会委员会每年年底前制定下一年度经费预算,经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日常报销:经费使用部门按预算执行,如实填写报销单据,经部门负责人、工会主席审批后报销。
大额支出:单次支出超过5万元的,需经工会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工会批准。
经费管理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经费安全、合规使用。
会计核算:设立独立的银行账户,实行专款专用,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定期审计:工会委员会定期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透明公开: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向会员公开,接受监督。
经费使用具体规定
遵纪守法原则:依法组织各项收入,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
经费独立原则:设立独立的工会经费账户,实行独立核算。
服务职工原则:优化经费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更多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开展工会活动。
勤俭节约原则:严格控制开支范围和标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民主管理原则:依靠会员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年度收支情况定期向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这些细则旨在确保工会经费的合理使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增强工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各基层工会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工会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