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费用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总则
为加强工会经费的管理,保障工会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及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本办法。
经费来源
会员会费:按照会员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
政府拨款:按照国家规定,从财政预算中拨给。
社会捐赠:接受国内外团体和个人捐赠。
其他合法收入。
经费使用范围
工会活动经费:组织开展职工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活动。
工会工作经费:用于工会组织建设、业务培训、宣传、办公等日常支出。
职工福利经费:用于节假日慰问、困难职工帮扶、职工医疗互助等。
工会事业发展经费:用于工会举办的各项事业发展项目。
其他合法支出。
预算管理
工会经费预算编制应遵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原则。
预算编制内容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和资产负债预算。
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需调整,需报请工会委员会批准。
工会经费决算应真实、完整、准确,及时报上级工会审核。
经费审批与报销
工会经费支出需经工会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
经费报销需提供合法凭证,包括发票、合同、清单等。
其他相关规定
工会经费应坚持独立管理原则,单独在银行建立账户,由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
工会经费使用应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国家财政政策和规定,遵守财务纪律。
工会经费应坚持为员工服务原则,不得用于非工会活动的开支。
工会经费使用应坚持“统筹兼顾、量入为出、勤俭节约、收支平衡”的原则。
工会经费应坚持民主管理原则,每半年公布一次账目,接受广大会员监督。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工会经费的合理、高效和规范使用,真正惠及广大职工群众和工会会员。各基层工会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全国总工会和上级工会的相关规定,制定具体的经费管理办法,并报上级工会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