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在荷载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能力,通常用单位kPa表示。它是评价地基稳定性的综合性用词,不是土的基本性质指标。地基承载力是地基土单位面积上随荷载增加所发挥的承载潜力,包括从弹性平衡状态到塑性变形状态的全过程。
当地基受到荷载作用时,会产生变形。在初始阶段,地基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具有安全承载能力。随着荷载的增加,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任一截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这种小范围的剪切破坏区称为塑性区。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就是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通常基于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常用的理论公式有太沙基公式和汉森公式等。这些公式考虑了土的内摩擦角、粘聚力等因素,对地基承载力进行估算。
在实际工程中,地基承载力的确定通常需要通过载荷试验来测定。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这个值即为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可以分为极限承载力和容许承载力。极限承载力是指地基即将丧失稳定性时的承载力;容许承载力是指地基稳定,有足够安全度并且变形在容许范围内的承载力。
综上所述,地基承载力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的关键参数,其准确计算对于工程设计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