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怎样鉴定菌种名称?

59

鉴定菌种名称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直接观察

对引进的母种,首先要用肉眼观察包装是否符合要求,棉塞有无松动,试管有无破损,棉塞中有无杂菌和病虫害侵染,菌丝色泽是否正常、有无老化等现象。购进或自制的原种,瓶内菌丝应粗壮整齐、分枝浓密、色浓白呈绒毛状,说明生长旺盛。如瓶底出现黄水、菌丝萎缩与瓶壁脱离,或出现原基扭结,说明菌种老化应淘汰。

菌种纯度检查

在菌种管或菌种瓶中出现其他颜色的菌丝或孢子(绿色、黄色、黑色等),则说明菌种不纯,被杂菌污染不能使用。如果在接菌时发现菌种有异味也说明菌种被杂菌污染,不能使用。

吃料能力鉴定

将母种接入最佳配方的原种培养基中,或将原种接入栽培袋中观察菌丝生长情况。经1周的培养,如果菌种块能很快萌发并迅速向四周的培养料中生长伸展,说明菌种的吃料能力强。反之,菌种块萌发后生长缓慢,迟迟不向四周和料层深处伸展,则表明菌种对培养料的适应能力差。

观察菌丝长势

将供测的菌种接入其适宜的试管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如果菌丝生长整齐浓密、健壮有力,则表明为优良菌种。若菌丝生长缓慢或长速太快、稀疏无力、参差不齐、容易衰老,则表明菌种质劣。

栽培试验观察

通过一定的栽培试验,凡具备优质高产、抗杂能力强和遗传性稳定的菌株,才是优良和可推广应用的品种。

分子生物学方法

包括提取基因组DNA,然后PCR扩增16s rDNA片段,上机测序之后,上GeneBank或者Eztaxon对比。细菌16SrDNA菌种鉴定:提取DNA,特定引物PCR扩增,PCR产物纯化测序,进化树分析;真菌18S rDNA/ITS菌种鉴定流程也是一样的。

常规鉴定

包括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菌毛染色、糖类分解实验、吲哚实验、淀粉水解实验、V-P实验、甲基红实验、柠檬酸盐利用实验、硝酸盐还原实验、接触酶实验等。

BIOLOG自动鉴定

BIOLOG鉴定系统以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情况为基础,检测微生物的特征指纹图谱,建立与微生物种类相对应的数据库。通过软件将待测微生物与数据库参比,得出鉴定结果。

API细菌鉴定

利用一系列生物化学试验对细菌进行鉴定。

质谱技术

利用电力生物质谱对细菌核酸、蛋白质、多糖等物质进行质谱分析,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

综合以上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常规鉴定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快速初步鉴定;而分子生物学方法和质谱技术则更为精确,适用于需要高精度鉴定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