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
开始:1914年7月28日
结束:1918年11月11日
原因
帝国主义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产生的广泛不可调和的矛盾。
殖民地争夺: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
经济不平衡:
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
军事同盟:
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形成和对抗。
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
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狂热和军国主义的泛滥。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暗杀,成为导火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开始:1939年9月1日
结束:1945年9月2日
原因
经济危机:
1929年10月股票市场的崩溃和银行的挤兑风潮,导致美国经济陷入绝境,引发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
法西斯主义:
经济危机带来的动乱使法西斯主义恶性发展,法西斯势力崛起,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国际矛盾,反而埋下了诸多隐患。
军事同盟:
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的形成和扩张。
绥靖政策:
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国家的绥靖政策,助长了其侵略气焰。
总结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都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根源,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军备竞赛、民族主义情绪以及经济危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源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和经济不平衡,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未能有效解决国际矛盾的基础上,由经济危机和法西斯主义的崛起引发的全球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