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组诗作品《悯农二首》中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详细解析: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唐代贞元十五年(799年),反映了封建时代农民的艰辛生活。李绅出身官宦之家,但家道中落,其诗作常蕴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诗句解析
“锄禾日当午”: 描绘农民在烈日下劳作的场景,突出劳动的艰辛与时间流逝的紧迫感。 - “汗滴禾下土”
社会意义
该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质朴的语言,揭示了封建社会“丰收仍饿死”的矛盾,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同时倡导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附:争议与争议点
部分资料提到《锄禾》作者另有聂夷中,但高权威资料均明确为李绅所作。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