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码被查询过并不一定意味着该商品不是正品。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情况:
防伪码被二次利用:
有些不法商家可能会回收已经使用过的防伪码,并将其用于假冒商品上。由于防伪码通常是一次性的,一旦被查询并验证为真,就无法再次验证,这为防伪码的二次利用提供了可能。
防伪系统漏洞:
如果防伪系统本身存在漏洞,或被不法分子攻破,那么防伪码就有可能被伪造或篡改,导致查询结果失真。消费者如果使用了非官方渠道进行查询,可能会被误导,认为假冒商品是正品。
信息不对称:
品牌方可能出于保护商业秘密或减少查询成本等原因,并未将所有防伪信息都纳入查询系统,导致部分真品也可能无法通过防伪码查询得到验证。
防伪标签印刷公司的问题:
防伪标签印刷公司全国都有,谁都可以购买并进行仿冒,这样即使防伪码证明是正品,也有可能是假的。
伪造查询平台:
造假的人也会贴防伪标,并且会尽可能地和正品的防伪标做得很像。防伪查询的前提是平台本身是真的,如果平台本身都是假的,防伪查询就失去了意义。
建议
从正规渠道购买:尽量通过官方渠道或正规授权的销售渠道购买商品,以降低购买到假冒商品的风险。
检查防伪码:在购买后,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客服电话查询防伪码,确认商品的真伪。
注意退换货:如果已经购买并查询过防伪码,但仍有疑虑,可以要求退换货。
综上所述,防伪码被查询过并不一定意味着商品不是正品,但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尽量选择正规渠道,并通过官方渠道进行防伪码查询,以确保购买到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