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民法典对工伤认定的规定如下:
工伤的定义
工伤是指因工作起因引起的人身伤害或因工作起因引起的职业病。
工伤认定的条件
工作时间:需在规定的工作时间范畴内,从事和工作紧密相关的活动。
工作场所:在特定的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而受到事故伤害。
工作原因:因执行工作任务而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上职业病。
主观过错:一般不考虑职工自身是否存在过错,符合上述条件通常认定为工伤。不过,若因故意犯罪、醉酒、吸毒、自残或自杀等导致伤亡,则不能认定为工伤。
工伤赔偿
工伤赔偿应该依据工伤程度实施分类,共分为八个等级,即八级赔偿标准。
具体赔偿标准依据工伤的程度和遭受的损失实施了细致划分,以实现合理、公正的赔偿。
工伤认定的程序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用人单位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并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特殊情况下的工伤认定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因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也会被认定为工伤。
综上所述,2021年民法典对工伤认定的规定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明确了工伤的定义、认定条件、赔偿标准及程序。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应及时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以便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