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被称为鬼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阴阳生死界限宽松
农历三月初三晚上,阴阳生死之间的界限变得宽松,阴间的街市张灯结彩,鬼魂可以进入阳间游玩。人们相信在这一天,鬼魂会游荡于街头巷尾观灯看戏、在酒楼茶肆喝酒听曲,甚至去拜见列祖列宗。翌日,阳间会一片哭声,因为有些魂魄未能回归。
祭祀祖先和神灵
在春秋时期,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重要日子。人们会回到水边进行纪念活动,并用香草浸泡的水沐浴,以祈求驱散霉运和不祥。
驱鬼辟邪
江淮、江南一带,每年农历三月三称为鬼节。人们认为在这一天鬼魂出没,因此会在夜晚家家户户鸣放鞭炮,以吓走鬼魂和驱鬼。
健康与疾病
古代医疗水平不发达,人们认为生病一方面是因为身体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鬼魂作祟。因此,在三月三这天,人们会进行祓除畔浴,用兰草沾水洗涤,以祈求身体健康和驱除疾病。
上巳节的起源
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祓除畔浴,洗去污秽,兰草被视为灵物,与神灵鬼魂有联系。因此,上巳节也被视为鬼节。
综上所述,三月初三被称为鬼节,主要是因为在这一天,阴阳生死界限宽松,鬼魂可以进入阳间游玩,人们会进行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活动,同时也会驱鬼辟邪,祈求健康。这些习俗和传说共同构成了三月初三作为鬼节的丰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