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230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四分之一,列世界第110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我国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占全国的81%,而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仅占全国总量的19%。这种分布不均衡形成了南方水多、耕地少、水量有余,北方耕地多、水量不足的局面。
水资源年内、年际分配不均:
大部分地区60%~80%的降水量集中在夏秋汛期,洪涝干旱灾害频繁。
水资源质量下降,水环境恶化:
由于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原因,我国主要水系的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农业减产、人们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
用水量大:
我国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就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
地下水过度取用:
例如,北京市地下水位从解放初期的5米变成当前的50米,地下水位每年下降将近1米,导致地面沉降。
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水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健康。
水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每一万元的GDP用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倍,水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综上所述,我国水资源面临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恶化、污染严重、用水量大、地下水过度取用、水生态环境破坏和浪费等多重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如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治理水污染、推动跨流域调水工程、推广净水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