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矾石类膨胀剂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膨胀剂,其主要通过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CaSO4·2H2O),从而在混凝土中产生一定的膨胀力,用于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和减少裂缝的产生。以下是钙矾石类膨胀剂的使用要点:
掺量控制
膨胀剂的掺量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确定,通常为水泥质量的10-12%(以水泥量计)。
对于要求更高抗渗、抗裂的混凝土,可以适当增加掺量,但需通过试验验证效果。
使用条件
钙矾石类膨胀剂适用于暴露在大气中、有抗冻和防水要求的结构混凝土,尤其是露天使用、有干湿交替作用的结构。
对于地下水丰富且流动的区域的基础混凝土,尤其是地下室的自防水混凝土,一般不应单独选用钙矾石类膨胀剂,最好选用混凝土防水剂配制的混凝土。
在潮湿条件下使用的混凝土,如骨料中含有能引发混凝土碱-骨料反应(AAR)的无定形SiO2时,应结合所用水泥的碱含量情况,选用低碱的混凝土膨胀剂。
使用前试验
膨胀剂在使用前必须根据所用的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进行试验,确定合适的掺量,以确保达到预期的膨胀效果。
选用膨胀剂时,应检验其是否达到《混凝土膨胀剂》标准,主要指标包括碱含量小于等于0.75%和水中7d限制膨胀率大于等于0.025%。
养护条件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有良好的湿养护,膨胀剂的持续水化离不开水的供给,因此膨胀剂只适用于潮湿有一定配筋率的混凝土。
对于厚大的基础混凝土,膨胀剂要慎用,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因为膨胀剂的水化反应在较高温度下会减弱,影响膨胀效果。
其他注意事项
使用膨胀剂时,必须对自由膨胀采取限制措施,否则会降低使用效果,甚至降低混凝土强度。
掺膨胀剂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可以掺入缓凝剂解决。
综上所述,钙矾石类膨胀剂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掺量的控制、使用条件的选择、使用前的试验以及养护条件等,以确保其在混凝土中发挥预期的膨胀效果,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