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10.13防灾减灾日的由来及意义?

59

国际减灾日,也称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是由联合国大会在1989年设立的一个全球性纪念日。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全球风险意识及减灾文化,唤起人们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并提高公众对面临风险的认识。

由来

国际减灾日的设立可以追溯到1989年。当时,联合国大会倡议设立一个专门的日子来关注和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到了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10月13日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

意义

国际减灾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灾害风险意识:

通过纪念活动,增强公众对自然灾害风险的认识,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

推广减灾知识:

在防灾减灾日这一天,各地会举办各种活动,向公众普及灾害常识、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全面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增强社区韧性:

国际减灾日强调通过教育赋予儿童和青少年应对灾害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家庭和社区韧性建设的推动者,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综合减灾能力。

纪念与悼念:

国际减灾日也是对历史上重大自然灾害中遇难者的纪念和悼念,提醒人们不忘防灾减灾工作,减少未来灾害带来的损失。

中国防灾减灾日

在中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与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密切相关。这场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创伤。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总结

国际减灾日是一个全球性的纪念日,旨在减少自然灾害风险,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通过设立国际减灾日,各国政府和组织都在努力增强社会的灾害应对能力,保护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在中国,防灾减灾日不仅是对汶川大地震中遇难者的纪念,也是对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的一次次唤醒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