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管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分类收集
医疗废物应按照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进行分类收集。
收集医疗废物的容器应符合要求,例如装锐器的容器要防刺破。
暂存管理
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施应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安全措施,如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暂存设施、设备应定期消毒和清洁。
运送与处置
医疗卫生机构应使用防渗漏、防遗撒的专用运送工具,按照确定的内部医疗废物运送时间、路线,将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使用后应及时消毒和清洁。
医疗卫生机构应根据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及时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
对于高危险废物,如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应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进行就地消毒。
污水与排泄物处理
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监督与考核
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职责,并进行定期监督和考核,确保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特殊要求
在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管理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特殊要求,确保疫情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这些标准旨在规范医疗废物的收集、暂存、运送和处置过程,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各医疗卫生机构应严格遵守这些标准,确保医疗废物管理的规范化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