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全文由三字句组成,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的道德、历史、文学、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是许多中国家庭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读本。以下是《三字经》的全文及其解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不知害人,既为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试想,若年少时未能全心投入学业,到老时又能有何作为呢?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解释: 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孝悌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多闻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之事为某文也。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解释:
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
《三字经》通过这些简洁而富有哲理的句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孝道的重要性以及基本知识的普及。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教育儿童的重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