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鹅毛是一个 成语,读音为qiān lǐ é máo,比喻 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这个成语出自宋·苏轼的《扬州以土物寄少游》诗:“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成语典故与故事:
故事背景:
唐朝时期,地方官吏缅伯高为了向皇帝进贡,带着一只珍贵的白天鹅,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到达长安。他献上鹅毛,表达了他对皇帝的忠诚和深厚的情谊。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的《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诗中也提到了“千里鹅毛意不轻”,进一步强调了礼物虽轻但情意深厚。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送礼等场合。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郁四嫂,千里鹅毛一点心,你将就着用。”
这个成语通过“千里鹅毛”这一形象,传达了即使礼物本身价值不高,但所蕴含的情意却非常珍贵的含义。它常用于形容朋友或亲人之间虽然礼物微薄,但感情深厚的情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