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二万五千里历史背景?

59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间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其历史背景如下:

军事压力:

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面临国民党军队的严重威胁。蒋介石调集了约10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并采取了“堡垒推进,步步为营”的战术。

内部错误:

红军在“左”倾错误的领导下,军事指挥出现重大失误,导致根据地面积不断缩小,部队损失惨重。

经济危机:

由于国民党军队的持久包围,苏区的补给日益困难,经济建设不能正常进行,导致根据地经济状况恶化。

抗日救亡: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有计划地蚕食华北,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国民党政府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日妥协,同时不断调集重兵围剿苏区和红军。

战略转移:

为了保存实力,继续革命斗争,红军被迫离开原有的根据地,进行战略大转移。长征途中,红军克服了重重困难,翻越了18座大山,跨过了24条大河,走过了荒草地和雪山,进行了近六百次大小战役,攻占了100多座县城。

长征胜利:

红军最终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和静宁将台堡胜利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的精神丰碑。它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