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因效应和邻里效应是两种不同的心理学现象,具体解释如下:
首因效应
定义:首因效应,也称为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
来源: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A. S. Lochins)提出。
特点:首因效应体现了“先入为主”的特点,即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在情感方面,首先接收到的信息容易引起人们的好感;在认知方面,它容易被人们记忆和关注。
例子:在社交场合中,第一印象往往对双方的后续交往产生重要影响。
邻里效应
定义:邻里效应指地方社会环境的特点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方式。
来源:这个概念没有特定的心理学家提出,但通常用于描述邻里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结果。
特点:邻里效应强调的是邻里关系对个体行为和情感的影响,良好的邻里关系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并在关键时刻提供帮助和支持。
例子:在同一个小区中,和隔壁的王阿姨聊得火热朝天,但和楼上的李阿姨始终只是“隔空微笑”,这种现象可能与邻里效应有关。
总结:
首因效应关注的是个体在初次接触时形成的第一印象对后续交往的影响,强调“先入为主”的特点。
邻里效应则关注地方社会环境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强调邻里关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