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预处理阶段
格栅:拦截并去除污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如树枝、塑料袋等,防止后续处理设备的堵塞。
调节池:调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使其均匀稳定,为后续处理提供便利。
沉砂池:去除污水中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如砂粒、砾石等。
一级处理阶段
初沉池: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物自然下沉到底部形成污泥,清水则从上部流出,有效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和部分胶体物质。
二级处理阶段
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盐。
生物膜法: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污水流经生物膜时,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降解有机物。
缺氧反应池:在缺氧条件下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水解酸化,由大分子量的脂肪、蛋白质等水解为脂肪酸、醇等小分子量有机污染物。
三级处理阶段 (深度处理):混凝池
:投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胶体颗粒和溶解性有机物凝聚成较大颗粒后沉淀下来。
砂滤池、活性炭滤池:进一步去除悬浮物、细菌和病毒等微小颗粒。
氯化、紫外线辐射或臭氧处理:杀灭污水中的病原体,确保出水安全。
污泥处理与处置
污泥经过处理后,可进行资源化、回用等处理。
这个工艺流程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保护水环境。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