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用药理学是护理学与药理学交叉学科,主要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以下是核心概念的名词解释:
一、基础概念
药物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
药理学
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学科,是临床用药的理论基础。
药效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药代动力学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理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二、药物作用相关概念
治疗作用
符合用药目的、能防治疾病的作用。
不良反应
不符合用药目的或导致痛苦、危害的反应。
副作用
治疗剂量下与目的无关的作用(如恶心、失眠)。
毒性反应
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导致的危害性反应(如肝损伤、肾衰竭)。
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药物作为抗原引发的免疫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
三、药物代谢与药代
半衰期
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用于预测给药间隔。
首关消除
药物经胃肠道吸收后首次通过肝脏代谢,减少有效药量。
耐受性
长期用药后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降低。
四、临床应用相关概念
后遗效应
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仍残留的药理效应(如镇静后嗜睡)。
停药反应
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导致原有疾病复发或加重。
继发反应
因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抗生素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
五、其他关键术语
受体激动药: 兼具强亲和力与内在活性的药物(如肾上腺素)。 受体阻断药
禁忌证:药物使用禁忌的情况(如青霉素过敏史)。
以上内容综合了护用药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涵盖药物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用药监护等方面,为护理人员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