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批次及代码是高考录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含义如下:
一、院校批次
提前批 包含特殊类型招生(如强基计划、综合评价试点高校及专业、小语种专业等)、部分高校的专项计划、军警院校等,通常在普通批之前录取。
特殊批
主要招收特殊人才,如烈士子女、少数民族预科班、公费师范生等,录取规则与普通批不同。
普通批
传统的高中毕业生主要录取批次,包含大部分本科专业。
二、院校代码
定义: 院校代码是高校在教育部门或招生专业目录中分配的数字代码,用于标识具体院校。 作用
三、专业代码
定义:专业代码是对应高校具体专业的标准化代码,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成。
作用:与院校代码共同构成“院校+专业”组合标识,用于招生计划、录取规则及学籍管理。
四、批次与代码的关系
在高考录取中,考生需根据分数和志愿填报的院校及专业代码,匹配对应的招生计划。
例如,某考生填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其中“清华”为院校代码,“生物科学”为专业代码,两者组合构成完整志愿信息。
五、注意事项
不同省份的批次划分可能略有差异,建议考生以本省《招生计划手册》或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文件为准。
若对批次划分有疑问,可咨询学校招生办或教育考试机构。
以上信息综合了多个来源的通用解释,具体以当年最新招生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