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群岛是中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具有以下特征:
一、地理位置
区域范围
位于北纬20°33′至21°10′、东经115°54′至116°57′之间,地处广东省汕尾市与海南省三亚市、台湾省之间的台湾海峡与南海连接处。
相对位置
是南海诸岛中距离中国大陆最近的群岛,位于广东、海南、台湾及菲律宾吕宋岛的中间位置,是连接两大洋的重要枢纽。
二、组成与形态
主要构成
由东沙岛、东沙礁、南卫滩、北卫滩组成,其中东沙岛是唯一露出水面的珊瑚岛,面积1.8平方公里,呈新月形,故称“月牙岛”或“南澳气”。
自然特征
岛屿由百万年贝壳堆积和风化形成,内部有平均水深不足1米的内湖,基本无泥土。
三、行政与战略意义
管辖争议
目前由台湾省实际管辖,但中国宪法和历史依据均表明其属于中国领土。
战略价值
- 是中国南海四大群岛中最靠近北方的群岛,控制该区域可有效威慑外部势力。
- 岛上设施完善,具备较强的海防和后勤保障能力,被誉为“中国不动的航空母舰”。
- 控制东沙岛对维护南海主权和海上通道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四、历史与文化
古代航海家谢清高在乾隆年间首次记载该岛。
当地渔民长期在此作业,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
综上,东沙群岛是自然地理与战略意义兼具的南海重要组成部分,其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使其成为我国南海防御体系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