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采取了多种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等。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等。
保障性安居工程
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等。
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
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等。
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有效带动社会投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促销活动,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推动新型消费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这些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改善民生、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等多种手段,旨在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