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
30岁。意味着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
不惑之年:
40岁。意味着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知命之年:
50岁。意味着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
耳顺之年:
60岁。意味着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
花甲之年:
60岁。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
古稀之年:
70岁。意味着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这些称谓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不同年龄段的独特理解和期望。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