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勉处理的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取消评优资格:
受到诫勉的领导干部将取消当年年度考核、本任期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职务晋升限制:
在诫勉期间,领导干部六个月内不得提拔或者重用。
记录在案:
诫勉谈话会作为干部的个人考核记录,对未来职务晋升、评优评先、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等方面产生影响。
整改要求:
干部需要针对指出的问题制定并执行改进措施,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警示作用:
诫勉谈话是对党员干部的一种口头警告,表达出对其存在问题的关切和期望改进的严肃性。
非处分性质:
诫勉谈话并不属于纪律处分,因此被诫勉的干部不会受到降职、撤职等行政处分,除非后续问题严重,才会升级到纪律处分的层次。
跟踪考核:
诫勉后,组织人事部门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对诫勉对象的改正情况进行了解,对于没有改正或者改正不明显的,可能会给予进一步的组织处理,如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
影响期:
诫勉谈话有六个月的影响期,在此期间,干部的行为和表现将被严格监督。
综上所述,诫勉处理是一种较为轻微的处分措施,主要目的是对存在问题的干部进行警示和教育,并要求其进行整改。虽然会对干部的职务晋升和评优评先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属于正式的纪律处分,如降级、撤职或开除等。因此,受到诫勉的干部需要认真对待诫勉谈话,积极整改问题,以恢复其正常的职务和晋升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