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金刚经第六品原文及解释?

59

《金刚经》第六品“正信希有分”的原文及解释如下:

原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解释

须菩提的疑问

须菩提问佛陀,是否有众生能听到如此深奥的佛法,并因此生起真实的信心。

佛陀的回应

佛陀告诉须菩提,不要怀疑有众生能听到佛法并生起信心。即使在佛陀灭后五百年的末法时期,仍会有持戒修福的人,因听闻此经文而生出信心,并以此为真实。

信心的来源

这些众生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面前种善根,而是在无量千万佛所种善根。他们听到经文后,甚至一念之间就能生起净信。

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佛陀解释说,这些众生已经不再执着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不执着于“法相、非法相”。如果心中有所取相,就会产生执著,从而无法见到如来真理。

法的比喻

佛陀用“筏喻”来说明法的本质。法就像渡河的船,过了河就不应再执着于船,法尚应舍,何况是非法。

总结

《金刚经》第六品主要讲述了信心的建立和执着于相的弊端。佛陀通过须菩提的提问,强调了真实信心的重要性,并指出执着于法相和非法相都是对佛法真理的误解。佛陀的教导旨在帮助众生放下执着,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觉悟。

希望这些解释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