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硬笔的古帖有以下几个:
《琴赋》(文徵明):
文徵明晚年力作,吸收了《灵飞经》的许多优点,用笔精细、字形比《灵飞经》更加紧收,看起来飘逸洒脱,略有行书笔意。整体看来,《琴赋》笔锋劲秀、清秀俊雅,完全可以用于硬笔练习。
《汲黯传》(赵孟頫):
又称《汉汲黯传》,写于1320年,赵孟頫著名小楷。文征明称其“楷法精绝”,并补上了作品里缺失的197字。《汲黯传》字体宽和雍容,风骨秀逸。完整读下来一气呵成、富有节奏感。
《演连珠》(虞世南):
虞世南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曾拜王羲之七世孙智永为师,深得王羲之书体真传。《演连珠》笔致圆融、外柔内刚,看起来法度严谨、温润典雅。连唐太宗和欧阳询也深受其益。
《灵飞经》:
道教的经书,被誉为“天下第一小楷”,但其原作者至今仍有争议。明代董其昌认为这部作品是唐朝钟绍京所书,但当今学界倾向于认为《灵飞经》原本为唐代无名经生所写。《灵飞经》笔势圆劲,字体精妙,后人练习小楷多以此为范本,也是硬笔练习的佳作。
《宣示表》(钟繇):
汉末至三国时代书法家钟繇的力作。点画遒劲朴茂,字体宽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此帖风格直接影响了二王小楷面貌的形成。
《洛神赋十三行》:
东晋“二王”之一王献之的代表作,历代书家对其推崇至极。如元代赵孟頫誉其“字画神逸,墨采飞动”。
《雁塔圣教序》:
初唐书法大家褚遂良的代表作楷书,褚字的整体结构多取横势,笔画轻重分明,对比强烈。临习时尤其要注意它的间架结构。
《陆机文赋》:
唐代陆柬之所书,他对“二王”精勤攻研,用笔处处显露出“二王”妍美飞动的意韵。
《曹全碑》:
结体秀美,棱角分明,是汉隶趋向成熟期飘逸腴丽一派书风的代表作品。
《兰亭序》:
虽然这是行书作品,但其硬笔临古字帖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学习其笔画的流畅和结构的严谨。
《道德经》(赵孟頫):
赵孟頫的小楷作品,适合硬笔练习,风格秀美、温文尔雅。
这些古帖不仅适合硬笔书法练习,还能帮助理解书法艺术的精髓。建议根据个人喜好和书法水平选择合适的古帖进行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