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中,有许多好词好句好段,以下是一些感受和摘抄:
好词
兵精粮足:形容军队战斗力强,物资充足。
声势大振:形容气势和威望极大,影响力广泛。
智勇冠江湄:形容孙策智勇双全,无人能比。
斩其使:果断处决敌方的使者,显示出孙策的决断力和威慑力。
血流满面:形象地描绘了孙策在战斗中的惨烈景象。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形容人尽忠职守,至死不渝。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揭示了中国历史上政权分裂与统一交替出现的规律。
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强调血脉的珍贵,不可轻易舍弃。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激励人要在乱世中奋发有为,建立不平凡的功绩。
生子当如孙仲谋:赞美孙权的才能,认为他继承了父兄的英明。
好句
“孙郎智勇冠江湄,射猎山中受困危。”:这句诗赞美了孙策的智勇,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化险为夷。
“许客三人能死义,杀身豫让未为奇。”:这句诗赞扬了许贡家客的忠诚和牺牲精神,认为他们的行为堪比古代的豫让。
“曹操知孙策强盛,叹曰:‘猘儿难与争锋也!’”:曹操对孙策的强盛感到无奈,感叹自己难以与之抗衡。
“玄德命刘封、孟达、王平等,攻取上庸诸郡,申耽等闻操已弃汉中而走,遂皆投降,玄德安民已定,大赏三军,人心大悦。”:这段描述了刘备在稳固后方后,迅速攻取上庸诸郡,申耽等人投降,刘备安抚百姓,赢得了民心。
好段
孙策引军会猎于丹徒之西山:这段描写了孙策在一次狩猎中的惊险经历,展现了他勇猛无畏的性格。
“正赶之间,只见树林之内有三个人持枪带弓而立。”:紧张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预示着即将发生的激烈冲突。
“策方举辔欲行,一人拈枪望策左腿便刺。”:紧张刺激的战斗瞬间展开,孙策面临生死考验。
“策就拔面上箭,取弓回射放箭之人,应弦而倒。”:孙策临危不乱,展现出超凡的武艺和冷静的头脑。
“程普引数人至。孙策大叫:‘杀贼!’程普引众齐上,将许贡家客砍为肉泥。”:程普及时赶到,帮助孙策击败了敌人,场面惨烈。
这些好词好句好段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也深刻描绘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展现了《三国演义》作为古典文学巨著的魅力。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故事情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