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爱党爱国:
考察学生的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学业成就:
考察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业情感等方面的情况。
身心健康:
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况。
艺术素养:
考察学生在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社会实践:
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
道德认识:
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
道德情感:
人们在评价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内心体验,表现为对事物的爱憎、好恶态度。
道德意志:
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道德行为:
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将品德认识、情感转化为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
政治态度:
包括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和支持。
价值观:
个人的价值取向和选择,如对金钱、名誉、地位等的看法。
世界观:
个人对宇宙、人生、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人生观:
个人对生命意义、人生目标的看法和追求。
人格情操:
个人的性格、气质、情感等心理特质,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正直诚实:
在沟通、交往、工作等方面讲真话、做实事、守诚信。
奉献精神:
在生活、工作中能够自觉地投入到集体中,发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
责任心:
在事业、家庭、社会等方面具有承担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自律自省:
在日常行为、言语、思想方面能够自觉规范自己,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和情绪。
感恩情怀:
在接受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帮助和支持时,能够发扬感恩的心态。
信仰追求:
在信仰、人生理想的方面,能够有自己的原则和追求。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体系,影响着个人的行为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