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代码,也称行政代码,是国家行政机关的识别符号,用于标识和区分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域。它一般执行两项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和《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2003)。
行政区划代码由一系列阿拉伯数字组成,通常为9位,其中前六位数字表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后三位数字表示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的构成如下:
第一、二位数字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第三、四位数字表示市(地区、州、盟)。
第五、六位数字表示县(区、市、旗)。
第七至九位数字表示乡(镇、街道办事处)。
此外,行政区划代码还有以下特点和用途:
唯一性:
每个行政区划代码都是唯一的,相当于行政区的身份证号码,可以准确表示各个行政区域的层级关系、地理位置和行政隶属关系等信息。
标准化: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和维护,确保代码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广泛应用:
在行政管理、人口普查、经济统计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便于管理和统计工作。
例如,北京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110000000000`,其中前六位数字`11`表示北京市,接下来四位数字`0000`表示北京市下辖的行政区划代码(具体到区或县)。
总的来说,行政区划代码是用于识别和区分中国各级行政区域的标准化数字编码系统,具有唯一性和广泛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