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和国税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征管税种不同
国税:负责征收的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进口产品增值税、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海洋石油企业所得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等。
地税:负责征收的税种包括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使用税、房产税等。
管理体制不同
国税:实行国家税务总局垂直管理的领导体制,在机构、编制、经费、领导干部的职务审批等方面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实行垂直管理。
地税:由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收和管理,实行中央、省、市、县的垂直领导体制,省级地方税务局受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双重领导,省级以下地方税务局系统由省级地方税务机关垂直领导。
税收分配与财政体制
国税收入:直接进入中央财政,由中央政府统一调配,用于国家层面的公共支出,如国防、外交、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
地税收入:留在地方,供地方政府支配,用于地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如教育、医疗卫生、地方道路维护等。
共享征收
增值税:国税占75%,地税占25%。
营业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国税,其余部分归地税。
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及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国税,其余部分国税与地税按60%与40%比例共享。
个人所得税:除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外,其余部分的分享比例与企业所得税相同。
缴税比例: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有17%和13%,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有4%和6%。
营业税:对服务行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金融保险业适用5%;对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和文化体育业等基础产业和鼓励发展的行业适用3%;对娱乐业统一适用20%。
企业所得税:一般企业所得税按利润的25%缴纳,但具体税率可能因企业类型和政策而异。
个人所得税:税率根据收入类型和金额不同,具体税率可参考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其他税种:如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费、堤围费等,具体税率和计算方法因地区和政策而异。
建议:
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类型和规模,了解并遵守相关税法规定,合理计算和缴纳各项税费。
个人:应关注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合理规划个人收入,避免税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