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或柳条湖事件,是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事变背景
20世纪初,中国处于政治动荡和分裂的时期,各种政治派别和外国列强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确立了“大陆政策”,妄图以中国为基地对外扩张。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国内经济危机严重,为转移矛盾、掠夺资源,加快了侵华步伐。
事变经过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本军队借此为由,发动了对沈阳的全面进攻,迅速占领了沈阳,并逐渐向东北地区扩张。
事变影响
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以武力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和抗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重要篇章。
历史意义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