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扇-13E和涡扇-19是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两个重要里程碑,它们在设计、性能和用途上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
推力和推重比
涡扇-13E:推力为87kN,推重比接近8。
涡扇-19:推重比接近10,比F414高,与EJ200持平。
设计和性能
涡扇-13E:采用了新型单晶材料和双层壁冷工艺,重量更轻,推力更强。
涡扇-19:设计基于涡扇-13E,但进行了多项改进,包括换成了带锯齿喷口的新型号,预计推力达到12吨,重量约为1100千克,燃油效率相比涡扇-13E有一定幅度提高。
用途
涡扇-13E:已广泛应用于歼-35A等战机,并在试飞时表现出改善的黑烟问题。
涡扇-19:预计将作为歼-35战机的标配发动机,最大推力预计可以达到11吨到12吨之间,接近或达到了美国F414-GE-400、欧洲EJ270等经典中推发动机的水平。
其他改进
涡扇-19:起落架加粗,以提高舰载机着舰冲击承受力和承受更大的拉力,考虑弹射起飞;进气道加宽,提高吸气溢流减阻效果和低速环境下进气效率。
涡扇-19:前半机身厚度加大,大幅度增加内油储存空间,避免因发动机功率大涨带来更多燃油消耗导致的航程缩短。
建议
涡扇-19在推重比、燃油效率和总体性能上都有显著提升,特别适合需要高推力和长航程的舰载战斗机。随着涡扇-19的逐步成熟和列装,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对于歼-35战机而言,涡扇-19的配备将使其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