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教案
目的:提高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特别是减少支撑脚的中蹬地时间,提高跑速。
准备:在沙坑前30米画一终点线,备发令旗、足球、跑表。将游戏者2人一小组,分组比赛。第一组的2名游戏者先到沙坑旁准备。本游戏需发令员1名、计时员2名(学生帮助计时)。
游戏方法:当裁判发出“预备”口令后,两游戏者各站在沙坑沿上,两腿弯曲,两臂后摆预备。当再发出“跑”的口令后开始计时,游戏者两腿蹬伸,同时两臂前摆,在空中收腹举腿落入沙坑内,然后迅速向前跑出沙坑,直至冲过30米终点线,并将一球踢出,踢球瞬间停表。以计成绩排列名次。
规则:
1. 成绩计取1/10秒。
2. 随口令跳出为抢跳,判犯规。
3. 立定跳远远度要求在1米以上。
注意事项:
1. 听口令时,注意力要集中。
2. 两脚着地后迅速从沙坑中跑出,减少支撑时间。
3. 上肢要配合下肢动作。
提高速度耐力的教案
课的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系初一年级的学生,从学生的整体水平来看,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技能、技术都相对较差。因此,本着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这堂课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着重抓学生的速度耐力,并辅助一些其它的身体练习,从而达到综合的提高学生体质的效果。
课时计划:
开始部分:
1. 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出缺勤。
2. 宣布本课的内容和任务。
3. 安排见习生。
准备部分:游戏:贴膏药。
基本部分:
1. 跑的辅助练习:
原地快速跑:要求两腿交替的频率要快,15"x2。
原地俯卧撑:要求屈臂尽量充分,5—10x3。
原地高抬腿:要求腿抬起要与腰平,15"x2。
2. 途中跑,仰卧起坐。
途中跑:200米x3。
组织教学:采用全班集体练习,三种练习穿插起来进行练习。
体育理论课教案
课型:体育理论课。
教学目标:
1. 懂得参与体育锻炼对我们的生长发育、健康、人际交往和相互协作等的影响。
2. 通过生活观察、媒体信息、友伴交流等多渠道获得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了解一些锻炼方法,明白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揭示体育锻炼重在参与的本质。
3.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和主动,开发体育资源的激情以及体验创新带来的乐趣。
篮球运球教案
教学内容:
1. 篮球:运球(原地运球)。
2. 运球接力游戏。
3. 自选体育活动。
场地器材:篮球场、音响一套、乒乓球4付、羽毛球4付、篮球15个、毽子6个、呼拉圈5个、跳高架2付。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习运球动作,发展协调素质。
2. 通过自选体育活动提高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培养个性。
3. 通过游戏竞赛,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快速跑教案
教学课题:跑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自然活动能力。跑的快,是每个学生展现自我的愿望,又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初步理解快速跑的动作方法并获得快速奔跑的身心体验。
2. 技能目标:使80—90%的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快速跑的正确姿势,并通过“往还接力”提高学生奔跑的速度和能力、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
3. 情感目标:通过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优化学习氛围,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这些教案涵盖了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