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21年的内容,需注意以下关键信息:
废止时间与替代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于 1986年4月12日
通过, 1987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共施行38年。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于 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废止了《民法通则》。
民法典的调整范围
新法以《民法通则》为基础,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及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共分七编,1260条,比《民法通则》增加600余条。
主要变化
体系重构: 民法典将《民法通则》的7章调整为7编,细化了法律适用的范围和具体内容。 新增内容
简化与完善:部分条款进行了简化,例如明确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权规定,完善了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等程序。
历史地位
《民法典》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民事法律体系进入新时代,通过系统化、现代化的规定,进一步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总结:
2021年《民法典》的生效意味着《民法通则》正式废止,但民法典在继承《民法通则》核心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扩展内容、优化结构,形成了更加完善、适应新时代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