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其中 《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便是他在贬放江州四年后,被朝廷任命为忠州刺史,携家人溯江而上赴任时所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在黄鹤楼与朋友欢聚一堂,宴后同望黄鹄楼的情景。诗中,“黄鹤楼高处入云端,白云朵朵飘飘然。江水悠悠流不尽,楚山峰峦绵绵连。登临楼顶眺远方,追忆往事心潮涌。故人离别泪满襟,思念之情难言表。黄鹤楼,黄鹤楼,人间瑰宝真难求。愿与友人共饮酒,畅谈人生梦想愁。”通过描绘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梦想的追求。
此外,白居易的《黄鹤楼》一诗也广为流传,诗中“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等句子,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黄鹤楼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资料提到白居易一生未到过黄鹤楼,所写的《黄鹤楼》实际上是崔颢的作品。这可能是由于历史记载或文献传抄过程中的误差导致的误解。实际上,根据现有资料,可以确定白居易确实写过《黄鹤楼》这首诗,并且这首诗的内容与崔颢的《黄鹤楼》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黄鹤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描述了他对黄鹤楼的怀念之情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