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琵琶行》创作背景可综合以下要点梳理:
一、政治背景
事件导火索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长安发生宰相武元衡被刺事件,白居易因主张严缉凶手触怒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2. 贬谪原因
白居易此前任左拾遗、左赞善大夫,因直言敢谏,多次得罪朝中权贵。他被指“擅越职分”,且其讽喻诗触犯权贵利益,最终遭贬。
二、个人遭遇与心境
谪居江州
江州在当时被视为“蛮瘴之地”,司马职务实际为闲散安置罪官,白居易对此深感屈辱。2. 心境转变
被贬后,白居易从早期积极抗争转向消极抑郁,对人生和仕途失去信心。
三、创作契机
偶遇琵琶女
元和十一年(816年)秋天,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客时,偶遇一位年老的琵琶女。她曾为长安名伶,因年老色衰沦为贾人妇,演奏技艺精湛却命运凄惨。2. 共鸣与创作
白居易被琵琶女的遭遇深深触动,将自身被贬谪的愤懑与琵琶女的悲惨境遇相类比,以“同病相怜”的视角展开创作。
四、作品特色
体裁创新: 采用歌行体,融合叙事与抒情,具有强烈感染力。 主题升华
综上,《琵琶行》是白居易在政治打击与个人困境交织下,通过艺术加工形成的代表作,兼具个人遭遇与时代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