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负重,砥砺前行”是一个成语,由“忍辱负重”与“砥砺前行”两部分组成,整体表达在逆境中坚守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具体含义如下:
一、分词解析
忍辱负重 忍辱:
指忍受屈辱、冤枉或不公正待遇时保持克制与宽容的心态;
负重:表示承担沉重的责任、压力或艰难的任务;
出处:源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意为国家委屈大家服从于我,是因为我能忍受屈辱、承担责任)。
砥砺前行 砥砺:
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磨炼锻炼,常用于形容经历困难、克服挫折的过程;
前行:指坚定向前、持续奋斗的态度。
二、整体含义
该成语强调在面对 屈辱与责任时,既要保持 内心坚韧,又要 积极进取,通过不断磨炼实现目标。常用于形容在逆境中坚守信念、为理想奋斗的情境,如革命者、工作者或个人成长中的坚持。
三、使用示例
革命年代:
无数先烈忍辱负重,为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
职场场景:
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忍辱负重攻克技术难题;
个人成长:
运动员在伤病中砥砺前行,追求竞技极限。
四、相关近义词
负重前行:侧重承担责任并持续进步;
披荆斩棘:强调突破重重困难;
百折不挠:突出坚韧不拔的毅力。
该成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常被用于激励人们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积极态度,是兼具文学性与实践价值的表达。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