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铭正文案网-每一句好文案都值得收藏

郑人逃暑中

59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出自《苻子》,讲述了一个郑国人为了避暑,在一天之中随着太阳的位置移动自己的卧席,以寻求树荫的庇护。以下是对这句话的详细解释:

原文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

注释

逃暑:避暑,乘凉。

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徙衽(rěn):卧席。

以:为了,目的是。

反:通“返”,返回。

濡(rú):沾湿。

逾:(通假字,同:愈)同愈,更加。

徙(xǐ):移动。

去:离开。

反 通假字 通“返”

译文

有一个非常怕热的郑国人,跑到一棵孤树下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之移动自己的卧席来跟随树荫。到了傍晚,他回到树下。等到月亮升起,树影再次移动,他又把卧席移动到树荫下,结果因为离树干太远,被露水沾湿了身体。树影越移越远,他的身体也越沾越湿。

寓意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不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而机械地遵循一种方法的人。郑人白天和晚上都机械地移动卧席来跟随树影,没有意识到随着时间的变化,树影和露水的情况也在变化,最终导致自己被露水湿身。这告诉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灵活应对,不能死板地遵循一种方法,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去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