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被誉为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具体写作背景如下:
写作时间与情境
柳永在离开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创作了这首词。
当时,柳永因作词忤仁宗而屡试不第,心中充满失意和忧愤,常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
创作动机
此词为柳永在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中倾吐了深深的离愁,并抒发了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词的内容与意境
词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表达了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
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将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词牌名由来
《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而采作此曲。
后柳永用为词调,其上下阕共一百零三字,仄韵。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长亭,骤雨刚停。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时,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天空,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
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综上所述,《雨霖铃》不仅是一首描写离情别绪的佳作,也是柳永在仕途失意时抒发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